2月,去了計劃多年的西沙看海。
早起,船舷邊手扶欄杆凝望幾海里外那幾座略浮出水面的小島,右手一揮:“西沙,我來了!”帶著熱血、帶著激情、帶著憧憬!感覺豪情萬丈……。對於中國南海大家並不陌生,因為這片富饒的海域始終有著浮光掠影!
中國的南海,神聖、古老、神秘。西沙群島,位於南海西北部,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,與東沙、中沙、南沙群島構成中國最南端的疆土,隸屬於中國海南省三沙市,由宣德群島、永樂群島組成,也是中國南海陸地面積最多的群島,是我國著名的漁場之一。西沙群島歷史悠久,古有“千里長沙”之稱,是南海航線的必經之地,也是一條“海上絲綢之路”,1974年曾有過保衛國土的“西沙之戰”。
說真的,從書本上、從各類傳媒中來到觸手可及、腳踏實地的西沙,有點不相信又覺得自然而然,因為,這是祖國的南海、祖國的西沙!
此行西沙的三個島嶼發育在永樂環礁上:鴨公島、銀嶼島、全富島。西沙群島地處熱帶中部,海水的溫度、透明度、鹽度很適合珊瑚的繁衍生長,永樂環礁便是由珊瑚礁形成。
鴨公島,一個滿滿珊瑚石堆砌、被海水環繞托起的微島,面積約0.01k㎡,見不到海邊必有的沙灘,腳下只有被海水沖刷陽光暴曬褪成白色的珊瑚石加各種貝殼。島內有處天然形成的淺灣,淺灣由兩條軌道連接大海,大風時牽引船隻,淺灣就成了很好在避風港。
鴨公島、銀嶼島上有漁民常年居住,有了“社區居委會”、有共產黨在農村最基層的組織“黨支部”。低矮簡單的小屋彼此相連,屋頂壓著碩大的珊瑚石、貝殼不知能抵禦幾級颱風,周邊生長著不多的幾簇海邊常見的草本植物,生命力旺盛的步麻黃是島上綠化的主要樹種,幾棵椰子樹仍需等待成長結果。島上漁民基本來自瓊海,三個月或半年回家周轉。幾年前,島上已安裝了太陽能發電、海水淡化設備,但相比內陸,淡水食物自然仍是十分缺乏,隨處可見儲存淡水的碩大儲物罐、儲油的小桶堆集。自西沙旅遊始,漁民空閒時來了遊客也做些與海相關的小生意,捕獲的海產部分就地消化,或清蒸或燒烤或掛上桿子晾曬,島上的日子也就這樣越來越豐富。上島的遊客也與漁民閒聊海侃,聽聽他們的段段傳說。銀嶼島建設中,兩三層樓的水泥柱子已起,欣喜的見到幾處種著油油的青菜,棚屋前隨處可見晾曬的漁網魚乾海參螺肉。
銀嶼島、全富島是小沙洲,銀嶼島面積不足0.02k㎡,全富島面積0.02k㎡,沙洲會隨著珊瑚礁的生長逐漸擴大延伸。與鴨公島滿是珊瑚不同,銀嶼島與全富島卻是珊瑚沙,是海底鹿角珊瑚被海浪拍碎研磨形成的細小珊瑚沙。
全富島上沒有漁民沒有棚屋沒有植被沒有遮擋,2016年7月種下的幾棵小樹苗還沒來得及伸展;熱帶海洋的陽光總是純粹燦爛而銳利,光就如牆一般撲面而至,白色細細軟軟的珊瑚沙明亮的灼眼;陸續上島的大腳印混亂了原著民小螃蟹的小腳印,小沙洲瞬間沒了平靜……。
最喜銀嶼島。紅色接駁艇近島減速剎時安靜,一瞬間想起了那部電影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”,天高海闊,一葉小舟平靜地浮在一望無際的藍色海洋。平靜透澈如玻璃的海水環繞紅色接駁艇,淡青、淺綠的玻璃海透出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,各種珊瑚層層疊疊覆蓋了海底,生機盎然,神奇迷離。沉醉在這從未見識過的海,似魔力,讓人感覺迷失恍惚,有些懷疑這是真的嗎?……
應該是遠離大陸的緣故,西沙的天空,藍的純粹空靈;西沙的海水,似翡翠似玻璃晶瑩剔透,層次分明又交織相融。海水的深淺使玻璃海變幻莫測,青色、淺綠、深綠、淺藍、深藍,或濃抹或淡妝,這般渲染,美到醉,美到感覺穿越時空,如夢如神話,沒有哪個海域能夠如此這般將青色綠色藍色淋漓盡致。玻璃海的清澈潔淨使光線可穿透至水下40米,婀娜多姿的珊瑚、如雲飄遊的魚兒艷麗清晰,水中斑斕。淡妝濃抹總相宜,色彩已入詩中……。
每個落日西沉,看太陽穿過厚厚的雲層低低的墜在遠方的海面,一層一層的霞光把海面染成瑰麗,空中的雲融進了橙紅鑲上了燦黃的金線,明亮地折射跳躍,那怕是最後的一點日光也是輝煌而隆重。
西沙群島是最易受颱風襲擊的地區,也不似內陸地區四季分明,雖全年如夏,但氣溫變化平穩,出乎意料的並無酷暑,這與人們的認知相去甚遠。空氣中帶著清淡的海洋氣息帶著少許潮濕,但乾淨的幾乎沒有一點海上常有的海腥味,只有無邊無涯的大海波瀾壯闊。
西沙行,幾乎始終在平靜、亢奮、沉醉模式中切換,那是無法用語言和圖片去描繪的浩瀚與醉美,那是造物的恩賜。算來,也是見過不同的海,但西沙的海卻有獨特的魅力,是一種純質和聖潔,直擊心靈。
當人們挖空心思該往哪個國家旅遊看海的時候,其實,在祖國的南海,有個夢一樣的地方,那片美麗富饒的海域,古老、神秘、自然,讓人眷戀,讓人自豪,讓人震憾而動容!西沙歸來不看海,來吧,只是一眼,你便沉醉!
西沙,不僅有碧海藍天、島嶼暗礁,這裡有悠久的歷史,這裡有世世代代的堅守!
文/作者:劉軍英
攝影:劉軍英